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泗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地处安徽省东北部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地名自夏迄今伴随沧海桑田而几经迁变,古称夏丘、晋陵、虹县、泗州等,但人们多称虹县、泗州 。在地理位置上,泗县地处淮北平原东部,为安徽省东北边缘县,泗县东邻泗洪县,西接灵璧县,南连蚌埠市五河县、固镇县,北至东北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宿迁市毗邻,也即该县地处安徽、江苏两省的交界处。

泗县属于哪个市(安徽泗县属于哪个市)

就泗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宋国的疆域。到了公元前286年,也即战国中期,齐国、魏国、楚国三国联合消灭了宋国。在此基础上,今安徽省泗县一带成为楚国的疆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宿州市泗县一带属薛郡。后在潼城(今泗县的潼城)增设僮县,与夏丘境属泗水郡。西汉建立后,在该地区设立夏丘县,属沛郡。东汉时期,今泗县一带属下邳国。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泗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北周时期,改夏丘为晋陵县,后与朱沛郡的高平县并设泗州。就泗州这一地名,因为泗水这条河流而得名。古泗水,是一条古老、独特、历史厚重的河流,《尚书·禹贡》《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均有记载,是古代“四渎八流”中的“八流”之一,也是传说中“禹治九水”之一。

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再次设立夏丘县,属泗州。唐武德四年(621年),设立虹县(治今五河县境)。公元623年,废夏丘县入虹县。之后,虹县移治夏丘,属仁州。贞观八年(634年),废仁州,虹县属泗州,今泗县一带属之。元和四年(809年)改属宿州。大(太)和四年(830年),废宿州,复属泗州。五代十国时期,今泗县一带仍属泗州虹县这一建制。宋元祐七年(1092年),虹县属淮南路。绍兴九年(1139年),改属淮东路泗州。公元1142年后,今泗县一带属南京路泗州虹县。

元朝建立后,该地区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淮安府泗州虹县。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今泗县一带属凤阳府泗州虹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泗州迁州治于凤阳府虹县,并虹县入泗州,虹县降称虹乡,至此泗县始为泗州州治。到了1912年,泗州改称泗县,直属安徽省。由此,就泗县这一建制,始于公元1912年。1998年12月6日,撤销宿县地区和县级宿州市,设立地级宿州市,泗县属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泗县总面积达1787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85万人。

泗县属于哪个市(安徽泗县属于哪个市)

位置境域

泗县地处淮北平原东部,为安徽省东北边缘县,位于北纬33°16′—33°46′,东经117°40′—118°10°′。泗县旧境东至老子山,交江苏省淮阴县界,西至虞姬墓,交本省灵璧县界,横长155千米;南至天井湖,交本省五河县界,北至湖山庄,交江苏省睢宁县界,直长140千米。东南至淮河,交盱眙县界,西北至渭桥,交睢宁、灵璧县界,斜长125千米;西南至马家集,交五河县界,东北至归仁集,交江苏省宿迁市边界,斜长85千米。总面积1857平方千米。区域基本呈长方形。

泗县属于哪个市(安徽泗县属于哪个市)

地形地貌

泗县中部有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间断岛状残山丘陵,基岩出露,海拔50—157米,继续延伸55千米,面积48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2.7%。东南部是由北向南走向的剥蚀堆积,山麓发育,起伏不平的裙状斜面,海拔20—38米,坡降3—5度,延伸29千米,面积114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6.4%。北部是古黄河泛滥堆积构成的冲积平原,由西北向东南略倾斜,海拔18—21米,面积1140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63.8%。其余是河间平原,地势平坦,海拔14—16米,面积485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27.1%。纵观全县,南北高差8米,东西高差3米,自然坡降1:7500—1:10000。县北西高东低,沟河之水皆向东流;县南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沟河之水向东南流;东南部由东向西倾斜,沟洫之水由东向西流入石梁河。

泗县属于哪个市(安徽泗县属于哪个市)

气候特征

泗县境内大属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适于各类农作物生长,尤其是农林牧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上一篇大同属于哪个省(大同市是哪个省的城市)

下一篇安图县属于哪个市(吉林省安图县属于哪个市)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