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风       来源于:家长学院

之前介绍的半两钱、五铢钱、通宝钱,都是政府公开发行、用来市场交易的“真钱”。古代中国还有一类“假钱”:铸造者不限于官府,更多是由民间私铸;材质、形制大多仿照流通的圆形方孔钱;这种“币”不能当钱花,而是作为辟邪消灾的吉祥物、护身符,或博戏用的“游戏币”……它们统称为“民俗钱”,按功能可分为镇库钱、宫钱、生肖钱、供养钱、吉语钱、厌胜钱、打马格钱、酒令钱等好几类,生动记录了古人的风俗信仰、社会生活。

镇库钱

大钱保富贵

古人迷信鬼神,常会在屋内摆放神兽、宝剑之类的镇宅物件。官府钱库、粮仓这样的重地,也有专属宝物:通常仿照同时期流通货币样式,尺寸、重量扩大好几倍,专称“镇库钱”。它们早在汉代就已出现,通常为官府定制,放在府库房梁上,用以“驱邪避祸、永镇富贵”。

宫钱

皇家限定款

宫钱也叫官钱,最早出现在唐代,此后各朝各代均有铸造,又以清代数量、样式最多。宫廷每逢节日庆典、重大事件,或是皇家添丁、祝寿时,会命官方“造币厂”铸造一批特殊钱币:大小、形制均仿照“年号钱”(详见本刊2023年11月号);正常年号钱背面是空白的,宫钱背面则添加八卦、龙凤图案,或是“天下太平”等吉语。它们常被系在宫灯、挂帘下当坠饰,或是作为纪念币赏赐下人。




上一篇战斗吧!鱼人

下一篇中国先秦盾:攻守兼备,勇者握持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