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孙朝运

通讯员 孙朝运 文/图

  今年6月,国家住建部等六部门联合公布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入选名单,利川市凉雾乡纳水溪榜上有名。

  这里有全市保存完整的老街古民居,这里有全市唯一现存规模较大的关帝庙,这里还有利用水碓代替人力加工原材料的陶瓷之乡。

因路而兴的古镇

  走进纳水溪老街,那些古朴典雅的穿斗式民居、飞檐翘角的庙宇、光溜溜的青石板、精神矍铄的古稀老人都在诉说着古镇曾经的喧嚣与繁华。

  纳水溪古镇最繁华的时期是清朝“川盐济楚”的年代。从这里北上,经过利川到四川;从这里南下,经过咸丰、来凤到湖南。这条盐大路上南来北往的客商、物流都要在古镇集散。

  “桑木扁担两头弯,上挑漆棉桐油下挑盐。才从四川打回转,又要启程下湖南。”街上一些老人还记得,每到夜幕降临,纳水溪街上来来往往的客商、挑夫、背夫和赶马帮的“骡子客”川流不息,灯笼火把连成一片,客店老板高声招徕着客人,街上大小客店几乎夜夜客满。

  连接川鄂湘的盐大路,带动了纳水溪古镇的繁荣。在300多米长的街道上,聚集了几十家店铺、客栈、榨油坊、织布坊和染坊,还有粮食交易的斗市,牲畜交易的牛市、猪行等等。

  以前,随着古镇的日趋繁荣,赌博、吸毒、贩毒之风滋生,一些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开展禁毒、禁赌运动,纳水溪古镇赌博、吸毒、贩毒之风得到遏制。

  盐大路上南来北往的人流,也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流。纳水溪古镇最繁荣的是戏庙文化。占地940平方米的关庙,是纳水溪古镇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全木结构四合院,前厅后殿明三暗五,两边厢房各四列三间,规整对称,前厅有戏楼向院中凸出,歇山瓦顶,檐角高翘,老远就能望见雄奇壮观的景象。

  关庙戏楼是人气最旺的地方,逢年过节必唱戏,每逢庙会必唱戏。开始是唱地方戏,后来引进了湖南花鼓戏和四川“人大戏”(川戏)。

  清光绪年间,关庙隔壁建起了天主教堂,教堂里的诵经祷告声,关庙里的晨钟暮鼓声,在纳水溪谷里荡漾不止。

从繁华回归恬静

  数百年沧桑变化,纳水溪古镇繁华喧嚣的历史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发生在古镇的那些生活图景,那些红色记忆,令人铭记至今。

  老街关庙面壁上有一块“红三军军部旧址”牌,关庙戏楼上,有红三军在纳水溪活动的简介和牺牲的红军烈士名单。

  1933年10月20日,贺龙率红三军进驻纳水溪关庙,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红军的纪律,纳水溪的张全知等9位青年参加了红军。在部队入党后的张全知后来回到了纳水溪。

  在利川神兵风起云涌的时期,纳水溪先后有100多人参加神兵。1937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张全知带着100多人,手持梭镖、火枪冲进关庙,将国民党关押的40多名壮丁全部营救了出来。随后国民党县中队清剿神兵,纳水溪神兵大队长张全知被害。

  新中国成立后,公路交通取代了古盐道,纳水溪处于交通死角,政府机关和学校先后撤出。后来虽然有利川至沙溪的县、乡公路通过纳水溪,但拥有传统建筑的老街、传统生活方式,已经留不住向往现代文明生活的年轻一代,他们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安家落户,只留下部分老人在老街上守着老屋,守着不老的岁月。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老街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投资180万元对风雨飘摇的关庙建筑物进行了“整旧如旧”的修复,还原了关庙雄奇壮观、雕梁画栋的风采。

  7月15日清晨,再次走进纳水溪,重峦叠嶂的远山若隐若现,晨曦中的老街上空炊烟袅袅,从喧闹繁华的古镇走过来的老人,叼着烟袋对坐在街头聊天,悠闲地享受老街的恬静。此时的老街没有了往日的热闹繁忙,不少人家的门上挂着一把上锈的锁,雕栏花窗、青砖灰瓦上结满了蜘蛛网。

三百余年水碓响

  “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南宋诗人陆游描写湖北大冶西塞山下水碓响的景象,其实在利川纳水溪也曾有过。

  根据街上老人提供的线索,笔者沿着溪边逆流而上,终于在荆棘丛中找到了当年纳水溪陶瓷厂的水碓房和部分窑炉的遗迹。从这些遗迹中,可以慢慢触摸到一个家族传统工艺的兴衰印记。

  清康熙年间,来自湖南的黄尔世,将传统的陶瓷加工技艺带到纳水溪,利用当地长石岩做原料,开办了陶瓷厂,生产碗、坛、罐、钵等瓷器,在县内外销售。

  黄氏家族陶瓷业第11代传人、今年88岁的黄国民老人介绍,传统的手工陶瓷制作工序繁多至72道,主要包括采石、舂石、过滤、练泥、拉坯、利坯、晒坯、绘画、上釉、烧窑等工艺流程。

  水碓,就是利用水力代替人力舂石材,是纳水溪陶瓷厂的一大特色。其方法即在纳水溪筑坝,将堰水引入碓房里的引水槽,靠激流冲动水轮旋转产生动力。每个水轮带动四个碓杵,轮轴上彼此错开的四块短拨板,交替拨动着碓杵的尾梢,四个碓杵一上一下,将碓窝里的石头舂成粉末,再反复过滤成陶瓷制作的坯泥。

  5个水碓房排列在溪边;20个碓杵春夏秋冬日夜响;山坡上,3个窑炉青烟袅袅,这是纳水溪乡村手工业文明的风情画。

  黄氏家族把祖传的陶瓷技艺作为个人安身立命之根、家族生存发展之本。一代一代人初心不改,300余年里共传承了12代人。

  黄国民老人记得,他的曾祖父黄天元中举的那天,有人牵着披红戴花的高头大马,驮着举人顶子前来报喜的时候,黄天元却还在作坊制作陶坯。闻报后,黄天元慌忙洗手回家换衣服,骑马赶往县衙门。

  20世纪五十年代初,黄国民和哥哥黄国仲分别初中、高中毕业,父辈们认为,“只有鼎罐煮米饭,没见鼎罐煮文章”,要求他们弃学从艺,经营陶瓷业。

  常言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经过父辈们的精心授业,黄国民能够独立完成从石头变成瓷器一系列制作工艺。

  人民公社成立后,黄氏家族陶瓷厂被改制成集体企业。后来,公社派了一名干部管理陶瓷厂,黄国民担任近似于技术总监的职务。

  20世纪60年代初,黄国民顶着压力,对旋坯机进行了技术改造,效率提高了一倍,产品的质量也同时得到提高。

  黄国民和黄国仲是厂里的文化人,陶坯绘画、题字也是他俩的“绝活”。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对生活用品的追求越来越高。纳水溪陶瓷厂的中瓷陶器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为了陶瓷厂的生存发展,黄国民潜心投入中瓷改细瓷的试验,正当试验进入关键期的时候,集体企业陶瓷厂改制。

  为了传承黄氏家族的“衣钵”,黄国民的二儿子黄朝贵挑起大梁继续开办家族陶瓷厂,黄国民依然潜心于他的试验。后来陶瓷厂燃料由柴改煤,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销路不畅,生产经营难以为继,1989年纳水溪陶瓷厂停产。传承了300余年的陶瓷业垮掉了,这也成了黄国民老人心里永远的遗憾。

  溪水常流,涛声依旧。自此,在纳水溪再也听不见日夜“咚咚咚”的水碓响了。

  采访手记

  古盐道作为一段历史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当年盐大路沿线的古镇、村落和传统手工作坊还依稀可见,成为一个个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统村落、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文化习俗日渐衰落。当一个事物在逐渐遗失,往往会引起人们魂牵梦绕的追忆。这也是笔者去纳水溪寻古探幽的缘由。


·上一篇文章:龙马风情漫生活
·下一篇文章:景德镇历史概况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qudili.cn/news/renwen/201260532275K95DCBGA311C68H760.htm


相关内容

集美貌与传奇于一身迪拜王妃哈雅带2.6亿出逃

佚名

 

法国传奇老太太仅用一套房子做交易衣食无忧了一辈子

佚名

 

揭秘传奇艳星叶玉卿亿万富婆奋斗史

吴庆芝

 

加拿大传奇女性身亡 曾从雏妓到法学院学生

佚名

 

港台男女星三级片主角的传奇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