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一直奉行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准则,最能够体现这一准则的制度,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了多年的宵禁制度。古时候的人们,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当夜幕来临之时,即便是繁华的大唐长安城,也随着夜色变得清冷寂寥起来,早已不见白日里车水马龙的盛象。中国古代与宵禁制度最有关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周代,隋唐时期宵禁制度进一步发展,并且达到了顶峰。
人人都以为长安城民风开放,却不知长安城的宵禁制度是最为严格的,殊不知,因为唐朝的立法严明,尤其是在开元盛世时期,宵禁制度更是达到了顶峰。这个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长安城居民的稳定生活,但是另一方面它又限制了人们的都市生活。只是随着上元节的解禁,让这座繁华城市从来没有夜生活的唐人,终于意识到了万家灯火的多彩多姿,唐代的宵禁制度到底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呢?
根据《周礼·秋官司寇》记载,周朝时有一个掌管昼夜,禁宵行者、夜游者的官职“司寐氏”,这是中国最先诞生的宵禁制度,他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区分日夜来划分人们的日常活动时间。到了秦汉,《史记》中出现了掌管宵禁制度的“宿卫郎官”一职,这一职位的责任主要就是守在城市门口进行警戒,保证城市夜晚的安全;发展到汉孝元皇帝时期,就出现了,到了夜晚一定时间必须关闭城门的制度。如若有人违反这一制度,会处以极刑。《武帝纪》有记载,当曹操还是一个不知名小卒的时候,曾斩杀过一位违背了夜禁的官宦叔父,这位宦官极受皇帝宠爱,然而现在因为违反宵禁制度被杀之,足以看出当时宵禁制度的严厉。
唐朝依旧延续了南北朝的宵禁制度,但是他们在原有的制度上加以改进。《旧唐书》记载,刚开始的时候,长安城专门设立了金吾卫传呼,来警示行者;后来马周献计,在各个主干街道上设立了街鼓,这样一来就不需要金吾卫口头传呼,每当鼓声响起,就表明长安城的夜晚和白天来临。这一时期的宵禁制度,皆有法典可依,而且管理的十分严格。大唐最著名的法典《唐律疏议》中记载,在闭门鼓敲响以后,开门鼓敲响以前的这些犯夜者,要除以鞭笞之行20下;如若有吉、凶、疾病之类的“公事”,必须拿到准许出行的文书,才被允许在长安城内的街道上走动。
为了将宵禁制度贯彻落实到实处,唐朝政府专门设置了管理宵禁制度的人员,《新唐书》记载,在城门房角设置了左右街使负责街道巡查,除此之外,在这座城市里的所有城门、宫门、坊门等地,都驻扎着警卫人员,只有在早晚的定时间才会开启。宵禁管理最严格的地域,主要就是城市里的武器库、宫殿等地方,如果有人在这些重要地域犯夜,他们所要遭受的惩罚会更加严重。违规出宫殿者,杖责80;在身上携带武器者,直接处以绞刑。这样的刑罚,远比在街道上犯夜更加严重。
虽说唐朝宵禁制度严格,但是在某一个固定区域,人们也是有一定自由活动空间,这个地方就是唐朝的居民区“坊”,相对于街道而言,居住在坊内的人,是可以自由行动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外出。《通典》中有记载,唐代有专门掌管坊门钥匙的人,所以坊门是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开启、闭合,如若有人擅自开闭坊门,等待着他们的又是极为严酷的处罚。其实这也就是说,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人们可以在坊内活动,但是若不是官府公事、或者手中没有出坊的文碟,绝对不允许出坊。
当然唐朝并不是一直执行着严格的宵禁制度,发展到唐代中期,宵禁制度出现了明显的松动,很多诗词都能够体现这一点。《旧唐书》记载,唐宪宗时期,名为武元衡的宰相遇到刺杀,他被刺杀的这个时间段,宵禁并没有结束,但是街道上已经能够看到骑马上朝和稀稀疏疏的行人。这一点与开元盛世的宵禁制度相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松弛。尤其是到了唐文宗年间,有些官员的门前竟然可以昼夜不息,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宵禁制度已经有些形同虚设。
宵禁制度最为松弛的时间段,自然是唐朝后期。《唐会要》记载:“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这一点足以说明,人们早已经开始漠视宵禁制度。不仅如此,这本历史文献的同卷中还记载,皇上颁布诏令,不允许夜间再出现夜市,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人们的夜生活已经丰富起来了。官员可以在半夜收到文件,百姓在宵禁开始以后仍然能在街道上肆意行走,从前颇具威慑力的宵禁制度,早已经名存实亡。公元904年,唐昭宗迁都洛阳,这所繁华的长安城成为了激荡战火中的一片废墟,宵禁制度虽然存在,但是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威力。
至于宵禁制度为何会越来越松弛,其实与唐朝的上元灯节有关。唐朝最先解除宵禁制度,就是在上元节这一天。这一天不仅没有宵禁制度,根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执政时期,宫女都可以离开宫殿外出看灯;当了开元年间,上元节的灯会持续三日,这时候万家灯火,人们纷纷走上街道游玩观赏,体验每年难得的解禁日期。然而正是因为上元节的解禁,让唐人意识到夜晚的美好景色。
这个时候不禁用多彩多姿的彩灯,少了许多规矩和男女之别,人们不分年龄,不分阶层,在街道上嬉笑欢乐。当他们感受过解禁夜晚的繁华,对于解除宵禁的呼声就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人类娱乐化意识的觉醒,再加上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动荡不安,宵禁制度逐渐走向了下坡路。这一制度的松弛,开阔了平民阶层的视野,更多的艺术作品开始取材于民间。那个死板的,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宵禁制度,影响了唐人的行为、思想;然而随着宵禁制度的演变,唐代的文学也渐趋多样性。
江州都统说:
那个盛世唐朝,那个无数外邦人向往的唐朝却反而在宵禁制度反面十分严格,很多人可能不解。其实,这正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表现,社会经济虽然迅速发展,但是夜市中最为活跃的市民阶层却还未登上历史舞台,直到宋朝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才使得市民开始不再局限于白天,晚上也张灯结彩,热闹了起来,才有了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上一篇: 后排车门有一个打不开怎么办(汽车儿童锁怎么开启和关闭)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