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阳       来源于:家长学院

看上去黑乎乎,吃起来滑溜溜,咽进肚里凉冰冰。这种其貌不扬的零食就是龟苓膏。它从中国的南方起源,如今成了各地流行的消夏美味。


龟苓=龟甲+土茯苓   

传说,最早的龟苓膏起源于一个叫饶平的地方。它位于广东和福建交界处,因为气候潮湿闷热,当地居民经常出现湿热症状,比如皮肤长疮、长痘。人们不断尝试,找到了一个土方子:当地生活着一种鹰嘴龟,亦称平胸龟,用这种龟的背甲,加上土茯苓等清热去火的植物,慢火熬成糊状,经常服用,就可以化解湿热之毒。龟甲和土茯苓是配方的核心,人们就用它们给这种药取名为龟苓糊、龟苓粥。

到了明末清初,一个饶平县的郎中移居到广西梧州。梧州的气候环境和饶平很像,当地居民也饱受湿热之苦。郎中灵机一动,想到用家乡的龟苓糊来治病。寻找材料时,他发现缺一味辅助的草药,翻遍了整个梧州也没找到。无奈之下,郎中只好用药效差不多的当地草药代替。哪知煲出的汤晾凉后,竟然凝成了胶状的冻!




上一篇蜂蜜的甜秘密

下一篇摸准名头吃蘑菇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